俄油称,两家公司还将在油气和石油产品销售方面进行合作以及共同使用基础设施。
美国对中国的戒心严重。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与世界能源进口大国之间也不断围绕石油定价权而斗争,美国长期以来一直谋求操纵国际石油价格。
但世界经济发展强劲、地区形势动荡、大国激烈争夺、产油国政局不稳、国际投机商炒作等诸多因素及其互动,严重威胁国际能源安全。从战略高度冷静判断国际油价大趋势,重视战略石油储备但要选择介入时机,积极推动进口来源和通道多元化。美国是世界第一大石油国,国内石油产量为3.3亿吨,而年消费量接近10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为65%。欧盟尤其注意同国际能源署的合作,在国际能源论坛同欧佩克保持着密切对话,与美国的能源合作和协调也比较紧密,欧洲和俄罗斯之间也有正常的能源合作机制。培养战略与前瞻思维、忧患意识,扎实做好国内能源发展支撑,尽可能降低石油国际依存度。
鉴于世界石油总量相对充足,生产和消费双方的需求在常态交易状况下应可望满足。欧盟的能源合作相比之下非常成功。做做材料小实验,企业都能满足条件,可一旦做成结构了,就不合格。
低级错误屡出我们有一家著名的民企,用了规范上禁止使用的东西石棉,外国的专家上船发现了,这个东西看不见,我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发现的,这是我们国家企业进不去这个领域的原因,就是质量问题。第二,关于质量问题,设备企业提供的产品做力学实验没问题,做化学成分实验没问题,但制成结构之后,壁厚的误差,直径的误差都有。本身中国的学术没有达到那个程度,我们很多设计思想和设计理念还是有些欠缺的,这一点不得不承认。SOLAS公约(涉及海上人命安全的各种国际公约中最重要的一个公约)规定,自2011年1月1日禁止船上用含有石棉的材料。
而在海洋工程船上使用石棉一事,在2012年的海工界闹得沸沸扬扬,漩涡中心的企业正是目前深陷危机的熔盛重工,受波及的则是海洋石油201。黄维平对此也表示认同:石油工业讲的是安全。
而这种种问题的背后,是国内海工装备人才的缺乏,以及教育、学术水平的不足。所以国外的船东不用我们的东西,我们自己的企业为什么也不用?现在国内的海洋工程支持船用的仪表都是国外的,没汉字,为什么?因为怕出问题。事实上,国内的部分海洋工程设备企业并非没有能力做到质量达标,问题是无法一以贯之这是能源界对资源丰富的墨西哥的一种赞誉。
这或是触发墨西哥继教育改革和电信改革之后,坚定推进能源改革的原因8月13日,墨西哥总统恩里克培尼亚涅托如预料中向外界公布了准备长达数月的能源改革法案。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经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姜鑫民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中国和墨西哥的国情不一样,墨西哥的改革对中国的借鉴意义有限,中国能源业现在要做的,还是要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加强对中国能源安全的建设等。日前,有消息援引墨西哥《经济学家报》的报道称,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虽不断宣称在不断扩大石油开采区域,但今年第一季度,该公司平均每天的产量为254.4万桶,创23年来新低。会对《宪法》第27条进行逐字修改,从而允许墨西哥政府在符合国家利益的情况下,同私有资本签署利润分红协议。
他们的做法肯定是从墨西哥的具体国情出发,并最终确定。这些在过去几十年间,是从未有过的。
漂浮在油海上的国家。对于外界最关注的放开私有资本进入墨西哥能源领域的限制提议,涅托表示,修改宪法后,全体墨西哥人会感受到国家经济发展到更高水平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外媒分析,虽然能源改革可能会遭到反对党和不少民众的反对,但顺利通过能源改革方案可能只是时间问题。正文未完,请点击分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全文显示。同时,由于产量降低,今年第一季度,墨西哥对美国石油出口与2006年同期相比减少近一半。今天会向国会提交关于修改墨西哥《宪法》第27条和28条的法案。然而,这个以能源立国的拉美国家,不得不在近10年忍受石油产量不断下滑,经济备受影响,痛苦且迷茫有业内人士称,这一文件的出台,使石油市场化改革呈现利好趋势,同时在很大程度上激发民营炼化企业的发展潜能,使民营炼化企业乘此东风大展拳脚。
有数据显示,大型地方炼化企业的年炼油能力已达到全国炼油能力的四分之一以上,并迅速发展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商务部《关于十二五期间石油流通行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也明确提出:以公平市场准入、优化市场主体结构为重要手段,进一步加强石油流通行业法制化、规范化、现代化建设,加快推进石油市场有序开放、健康发展,提高石油流通行业市场竞争和服务质量。
民营企业和石油进口资质终于可以拥抱。早在2005年2月19日,国务院即发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垄断行业和领域。
进一步规范原油流通秩序。国务院《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即新36条)规定:规范设置投资准入门槛,创造公平竞争、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
而对于这种管制,政府应该逐步放松,毕竟成品油是可以进行市场竞争的产品。有专家表示,开放原油进口资质,改变了多年来 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的尴尬局面,彰显了政府向石油市场改革深水区挺进的勇气和决心,相信随着改革不断深入、不断攻坚,增加非国有企业原油进口配额的目标终将实现。非公有制企业的数量和作用决定了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在整个党建工作中越来越重要,必须以更大的工作力度扎扎实实抓好。以精细化工为主的大型地方炼化企业充分参与石油市场竞争,也可倒逼国有企业,使其提高生产效率和经营能力。
虽然山东地炼有资质,但受进口配额的限制根本进不到足够的原油进行加工,只能采购价格高的燃料油替代。石油行业期待国民共进垄断行业之一的石油行业因为国家的一纸政策,对民营企业打开了大门。
要根据地方炼化企业资金规模、设备装置、节能减排、发展贡献等综合考虑,放开原油加工许可审批。新一届政府,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放在了更加突出的地位,明确要求进一步激发企业活力,目前出台的这些政策含金量高,体现了中央关于微观政策要活的要求,对减轻企业负担、改善经营环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毫无疑问,石油行业中的民营企业将迎来发展的契机。面对民营企业进入原油市场门槛高的现象,打破上游的原油瓶颈是首要课题。
政策频出:凸显中央决策层决心为破解各个行业中的民营企业存在的发展困局,中央决策层进行了密集调研,今年以来,针对民营企业的政策频繁出台。原因在于民营资本无法进入,政策限制太多。同时还指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法律保护。目前山东虽然有40多家成规模的地方炼厂,但有数据显示,2011年其一次常减压开工率平均仅在35%,原因就是严重缺乏原料。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指出,党中央、国务院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政策导向: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 为民企松绑每次声讨垄断行业之时,石油行业总是首当其冲。
一则消息更能说明问题,近日,美国《财富》杂志中文版公布2013年中国企业500强。有利于提高石油行业竞争度,形成良性市场竞争环境。
但国内22家拥有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资质的企业中,有国营背景的企业占了三分之二还多,仅有几家民营企业获得进口资质,但实际上因种种限制,没有真正发生过进口业务。一位石油行业企业家表示,如果民营企业获得原油的进口许可、勘探、开采等许可,将继续推进石油市场化改革,发挥民营企业在经营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的优势,打破对石油行业上游的垄断,降低国内的成品油价格。